【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9月1日一早,朋友圈里突然像被集体叫醒,所有人都在发早安。
不是那种客套,而是带着一点点哽咽的认真:新的一天,新的月份,新的周一,一下子叠满了三层buff,好像再不努力就对不起谁。
我刷到第一条时还在床上赖着,屏幕一亮,是大学室友阿黎发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剧本,但晨光会准时登场。
配图是她在地铁里拍的,玻璃反光里是她疲惫的脸,后面还挤着一堆打哈欠的陌生人。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她不是写给别人的,是写给自己看的。
接着往下翻,卖保险的老王也发了,文案几乎一样,只是加了一句“愿你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我知道他上个月刚被客户鸽了三个大单,月底连房租都差点凑不齐。
可他还是六点爬起来拍了一张阳光照进厨房的图,锅里的煎蛋边缘焦得刚刚好。
那一刻我有点鼻酸,成年人连崩溃都要挑时间,九月的第一天,连难过都显得不合时宜。
最戳我的是隔壁栋阿姨。
她平时只转发养生鸡汤,今天却写:告别盛夏的热烈,迎接金秋的丰盈。
配图是她在楼下小花园里捡的落叶,用塑料袋装着,说要拿回家做书签。
她儿子去年抑郁症休学,整个夏天都没出门。
阿姨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词,她只是觉得,叶子黄了,总该有点新的盼头。
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早安文案根本不是朋友圈的仪式感,而是大家在给自己打补丁。
八月攒下的遗憾,失业的、分手的、体检报告上突然多出来的箭头,都在九月的第一天被悄悄翻页。
不是不疼了,而是疼也得先起床,先把煎蛋翻个面,先挤上地铁,先把日子往前挪一寸。
所以别再笑话那些复制粘贴的早安了。
每一个“加油呀”背后,可能是一个昨晚三点才睡的人;每一句“把努力写成答案”,可能是对着银行余额发呆后的自我催眠。
成年人最勇敢的地方,就是明知道生活不会突然变好,还是愿意在每个一号早晨,重新给自己安排一场希望。
九月不会真的对我们手下留情,但愿意在今天认真说早安的人,至少还攥着一点和命运讨价还价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