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东坡居士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吃货,贪吃那是出名的。朋友的一幅画,都愣生生的被他想像成一道菜。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仔细看下整个画面,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到河豚的。鲁迅先生关于中国人的联想能力的论断那是相当的正确。当然,也能说明一点,苏大胡子何其念念不忘河豚。就不能看到水!
这就是河豚,其实叫河鲀。
河鲀种类很多,之前胖子讲过的马面鱼是河鲀的一种,当然还有观赏鱼里的“潜水艇”,等等,相当多了。
种类多,名字也就多。有的叫气泡鱼,也有的叫吹鼓鱼,广东的同志们叫他"鸡抱",不知道是音变还是别有所指了。
河鲀之于东坡居士,就好比云妹妹之于拓跋先生。总有说不清的,又巨大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来自于哪呢?是长得漂亮么?据说不仅仅是。
吃河鲀,不比吃红烧肉,随随便便,夹起一块就吃了。做河鲀的厨师,需要专门的培训及考试才能操刀。看看《烟花三月》里那如飞的刀法及极致的耐心。
吃河鲀的更要有非凡的勇气,“拼死吃河鲀”;为什么要拼死呢?
因为河鲀的,筋,皮,卵巢有剧毒。
台州有个女作家,写过一个小说。说的是出轨的老婆用河豚卵巢制造意外的故事,结果当然没有那么残忍。可以找来一读,名字叫《彩色的谋杀》。
既然这么毒,还为什么要吃呢?
胖子没有理论的论述能力,打个比方吧。对,就打个比方:芥末难吃吧,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呢,涕泪四流的酸爽使然;
河鲀也是这样,只不过不是酸爽。是吃过但没有被毒死的惊心动魄,是卡在嗓子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的那份释然。让人有了拼死的决心。这种过程让人上瘾。
中国人,比较懂得爱惜自己的性命。所以深刻探索了养殖无毒河豚;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厨师开发很多熟制的河鲀菜。
木渎镇上,有家饭店叫石门;一味名菜曰:鲃肺汤。主料是河鲀肝脏。
河鲀的鲜美,加上豆苗清香,飞一般的感觉。
在不远的将来,草长莺飞,暮春初夏,来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