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困惑,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组织家长参加沙龙活动,通过彼此友好的交流,化解心中的郁闷,转变家教观念,学习正确的家教方法。如一年级孩子依赖性强,以《自己的事自己做》为主题,让家长明白要培养孩子哪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到了二年级怎样培养孩子爱看课外书的习惯,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年级家长沙龙围绕“家长如何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这个主题,让家长相互交流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升入三年级,学习方面的要求高了,有的孩子出现了作业拖拉的毛病,家长、老师很烦恼,我们围绕“如何改掉孩子的拖延”主题进行交流。四年级小学生在平时学习、做作业、考试时,因为粗心出现漏题、错题现象,一些原本会做的题目因粗心而做错。通过“怎样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沙龙活动,家长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早日走出粗心的阴影,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畅通交流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1.借助多种渠道,做好接待工作。
学校欢迎家长来电、来人及来访。每个月的1日定为家长接待日,可以给学校工作提意见建议,可以探讨如何教育孩子,还可以为个别特殊家长做心理咨询。此外,学校还开设校长信箱、邮箱,更及时、更全面地与家长交换意见。
2.印发告家长书,做好推荐工作。
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告知家长配合学校做些什么工作。如向家长提出“春天陪孩子走进大自然”、“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亲子共读推荐书单”、“爸爸,你能与我一起运动吗”等要求,向家长提出倡议、要求,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动起来。
3.利用现代媒体,做好宣传教育。
家教指导中心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家校路路通、学校网站、QQ群、微信、回家作业盒子等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和方式,宣传教育理念,对家长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悉心帮助,对那些希望可以更多了解家庭教育的家长给予更详细介绍。如学校推行“快乐的星期四”赏识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每周四把班里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短信告知家长,表扬、鼓励孩子不断进步。学校微信公众号每周五推送一组文章,有校园新闻报道,有家教文章推送,有法律法规解读等,深受家长欢迎。特别是2015年尝试英语网上作业,学生回家做作业的兴趣、正确率显著提高。
4.认真组织活动,做好家访工作。
每学期组织三次家访活动,每个班里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通过登门家访了解到孩子们出现状况往往跟家庭有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同情、更有效地帮助、教育孩子。
六、取得成效
1.家长的教子观念发生变化,家庭育人形式得以丰富。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慢慢改变家长“重智轻德”的观念。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家长会中,家长不再紧紧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开始问起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表现等。如参加各种社团、比赛、社会实践等,许多家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学校的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家长不再说会影响学习而不允许参加;美术、书法、合唱、舞蹈、乐器等社团学生踊跃参加,办得有声有色。
2.家长的教子方式得到提高,家庭育人方式得以优化。
家长要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进一步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许多五六年级学生家长深有体会地说:孩子已经长大了,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他们平等、亲切交流,不能再用简单的、粗暴的教育方式。
3.家长的个人素养得到提高,家庭育人效果得以凸显。
我校家庭教育内容多样、形式丰富、注重实效。活动中,感受到了家长建立和谐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做的努力;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形成了教育合力;家长了解了学校工作,增强了家长对教师的了解、信任,更积极、主动地支持学校、教师的工作……
七、反思
回顾过去一年,为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为孩子营造更加和谐、幸福的育人环境,做了许多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喜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缺少引领。
没有教材,缺少专家引领,家庭教育没能做到系统化、均衡化、科学化,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2.缺少指导。
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针对目前学生的心理变化与特点,对家长要开设系列心理辅导培训,对部分特殊家庭,如单亲、贫困家庭的帮助和指导不够。
3.缺少时间。家庭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时间有待进一步保证,学习型家庭的形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为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