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和根鸿谈起治校的话题,真像读一段童话里的故事。根鸿长相敦厚,个子低矮,胖乎乎得可爱,但目光犀利,语言快捷,思路清晰,一件事,故事丰满,一个人,个性鲜活。
学校刚在浐灞河畔落成,学生从骊山西藏中学转来,原来带过这些学生的老师不无担心,这些孩子可能要给新学校一个下马威,要么学校任他们摆布,要么他们听从学校管理,是两种智慧两种力量的较量。根鸿问,为什么?老师说因为这些学生来自雪域高原,与内地的学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大为不同,弄不好学生会炸了营。再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对骊山西藏中学的管理颇多微词,有可能在这个新成立的中学如法炮制。根鸿笑了说都是学生,能给个什么下马威,见招拆招,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没有解不开的扣子。
果然开学的当天,学生们全都“病了”,不上课,不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班主任慌了,跑来向根鸿要主意,根鸿说,要什么主意,病了就看病,赶快把学生给医院送,原则是,一个病的学生都不能在学校呆,送医院该吃药的吃药,该打针的打针。西安最好的一家医院唐都医院就在附近,根鸿指挥着把“病”了的学生全部坐上车往唐都医院送,学生们一个个低头拉闷上了车,听说到医院,一半学生说老师我“病”好了,不去医院了,根鸿说真的好了?那好,送回学校,“病”没好的继续送医院。根鸿知道这些闹事的学生中,肯定有一两个挑头的,只要把挑头的“病”治好了,这些学生的“病”都好了,到了唐都医院,抽血、化验、心电图、CT全上。几个“病重”的学生一看这阵式,傻了眼了,说老师我的“病”好了,根鸿说,真好了还是假好了?学生说真好了,根鸿跟踪追击问,是谁让你们“病”的,其中一个说我,还有他,边说边指着旁边的学生。根鸿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挑头的学生说,我们想看看学校对我们是真好还是假好,敢管还是不敢管。根鸿笑了,你们是父母从千里之外西藏送来的宝贝疙瘩,我们怎能不真心对待你们,如果那样就无法向你们父母交待,你们几个毛孩孩,学校怎么就不敢管,不管出了事情谁来担当!
学生“病”了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下去了,老师们这才落下了提在半空的一颗心。根鸿开会时对老师们说,学生闹病肯定是我们管理上有毛病,我们的毛病治好了,就是学生不治也痊愈了,根鸿以此为契机,给老师多了一条规矩,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弟那样,不准有任何的冷漠,因为他们从西藏高原来,远离亲人呵护,我们要像亲人一样给他们骨肉般的温暖,送来时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送走时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阳光青年。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根鸿颇费了一阵脑筋。
有一天,学校一间储藏室着火了,浓烟四起,火苗蛇窜,幸好火势不大,很快被扑灭。从安保监控录像看来,是校内藏族学生结伙抽烟引起的火灾,安保人员发现灾情时,见一矮一高的藏族学生从储藏室里惊慌落逃。这次火灾充分暴露出在校学生中少部分学生有抽烟的不良嗜好,通过火灾要把抽烟的不良嗜好根除了,这是防火防灾的有效措施之一。根鸿深知藏区小孩子疏于管理,抽烟是常见的事,要根除这种习惯,不费点心思是绝对治不好的。怎么办呢,根鸿把抽烟的学生都叫在一起说,之前发生的火灾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有一高一矮的学生是主要的责任人。这一高一矮的同学我们现在先不点名,你们主动承认错误,可以从轻处理,如果不主动承认错误,我们要加重处理。不一会两个一高一矮的学生站出来低着头说是我们干的。根鸿说,好,表现很好,根据情节可以减轻处罚。下来,让我给你们排一个队,想戒烟的同学排一队,已经戒了的同学排一队,不想戒的同学排一队。学生很快排成几列纵队站在面前,根鸿看到有两个学生站在不想戒的队列,心想这两个烟瘾重,戒不了了。但学校不是烟馆,不想戒也要戒了。根鸿将那些戒了烟的和愿意戒烟的要他们写了保证书交到班主任手中后,让他们回去了,重点做好这两个戒不了的学生工作。
根鸿把学生叫到校长室问,为什么不想戒?学生说时间长,戒不了了。根鸿说我们是学校,不是培养烟民的地方,从这里出来的学生都要品学兼优,不能留一点缺点。学生说不是不想戒,是戒不了。根鸿说,没有戒不了的恶习,只要有毅力,烟是一定能戒的,你要是不戒,可以,学年优秀不能评,奖学金不能得,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也不能外出参观,结业时要给你一个中等的评语。根鸿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在西安参观各种成果展,各种联欢娱乐活动,在学生们的眼里展开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精彩世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如果失去了这么多的机会,学生心理肯定是有太多的失落感,学生一听傻眼了,说老师,我戒,我坚决戒掉。
从此校园内抽烟的不良嗜好一风吹掉,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也为之焕然一新。
藏族学生有些生活习惯,根鸿和老师们不太了解,比如洗澡,学校要求新生入校第一天必须洗澡,可是一些藏区来的学生进了澡堂大呼小叫,不敢洗,在浴池里拖时间,根鸿要求老师们坐在池子边强制他们洗,一定教会他们第一课,怎么洗澡。洗澡的问题得到解决,根鸿发现藏族学生有戴佛珠伏地跪拜的习惯,这在藏区里不成问题,但在学校里,应当明令禁止,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自觉遵守,不再在公众场合戴这种装饰。令人头疼的事是理发的事,理发本来是小事,可是一些学生理了个鸡冠头,长发披肩,极不像一个在校学生,学校让他们理,个别学生说,发肤乃父母之精血,留在头上是草原人的习惯。老师反映上来后,根鸿心里一震,草原的习俗果真如此?与藏族老师一交流,原来不过是一句托词,根本原因就是不想理,标新立异,要一个个性形象。但是学校不是自由市场,不是不受管束的游民场所,这头得剃了,突显藏族小伙青春活泼的神采。根鸿把学生们集合起来说,你们这头式像不像喇嘛的帽子?学生说就是这样子,根鸿又问,我们学校是不是喇嘛庙,老师是不是喇嘛?学生说不是,根鸿说,那种鸡冠头该不该留?!学生低头不语,根鸿说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展示奇发异头的,这种发型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格格不入,不是藏族小伙英俊精神的形象,大家说这种头型该不该留?学生呐呐地说剃了这个头,没有藏族小伙的风采了。根鸿笑了说,一个人的风采不在外表上,更不在发式上,而在他的人格魅力上。学生说,那我们就剃了吧。但说话时有点恋恋不舍的神情。根鸿看穿了学生的心理,为了循序渐进,采用新生理掉三分之一人的怪发式,高年级三分之二,更高年级全部理掉,凸显藏汉小学的精神风貌。
宿舍公用生活用品的损坏,一度成为管理上难解的课题,原因在于学生年纪轻轻,好动,好冲动,自制力差,导致了公物的损坏。根鸿将情况了解分析后,于是采用宾馆式管理,入住前登记用品,一人一套,谁损坏谁赔偿,谁保护好谁获奖。奖罚一开,这种现象在学校再也没有出现,爱护公共财物成了藏汉学生的自觉行为。
谈到这里,根鸿笑着说,好玩吧,藏族学生秉性实诚,天真活波浪漫,发狂发飙是常有的事,但是只要用爱心悉心呵护,这些天真的少年一定能成为快乐的小天使,与你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一席话说得我们啧啧称赞,至于问到藏汉学生团结,互助互爱,情同兄弟姐妹的情况,那是另一段美丽童话故事中的动人篇章,期待翻开新的一页,让我们神游其中,领略美妙的童话世界。我伸出大拇指说,你所作的堪称绝活,怎能不让人伸手点赞。
要问此公何许人也?乃西安市浐灞第一中学第一任校长高根鸿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