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10. 判断电子签有效的依据是什么,法律效力如何?
上上签电子签约:《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也是书面合同的一种,电子签的法律依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该法第十三、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0年3月,国家人社部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文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上上签在服务客户的业务实践中,有客户与劳动者实际发生劳动纠纷,经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申请法院诉讼,客户胜诉且法院明确认可上上签的电子劳动合同的判例。
举例:(2018)桂0924民初1193号;(2018)赣0902民初5080号;(2018)云0402民初4215号;(2018)渝0112民初号;(2019)川0107民初1302号。
11. 电子签约的信息保密以及文件的存储和备份如何做?数据丢失是否可以恢复?
上上签电子签约:安全确实是电子签约平台的生命线,因此我们打造了最高安全等级——金融级的安全系统。其中包括:
(1)上上签的系统部署在高安全级别(等保4级)的金融云数据中心;客户的合同数据一文一密加密存储,并且是的军事级加密手段;我们还部署了堡垒机进行内部安全审计。这些举措,都确保了客户合同不会外泄。系统参考金融级别应用部署两地三中心,同城双活、异地容灾,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2)在安全的资质上,上上签拥有6大安全体系认证。在满足国内的安全要求后,又以国际的标准来完善和强化我们的安全体系。包括公安部等保2.0、工信部可信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用户隐私保护认证、数据治理安全认证等。
在上上签的客户中,对安全要求较为严苛的通常为银行和外企客户。我们在多个项目中,经过了他们的安全评估和认可。比如汇丰银行在选择电子签约供应商时,其安全团队在我们总部驻场两周,在现场考察我们的安全措施,前后历时半年完成108项安全审核,上上签最终全部满足,达成合作。
世界500强企业赛诺菲也曾邀请国际独立的第三方专业安全厂商对上上签电子签约进行安全测试,结果显示上上签获得他们的历史最高分912(满分1000分,高于850分就被归类为最高等级的成熟系统)。最终成为其测评分数最高的供应商。
上上签电子签约还接受了客户世界500强BP(英国石油)安排的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安永的安全审计,审计结果显示无中高风险项目,完全满足BP安全审计要求。目前,德意志银行、J.P.、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超过50家大型银行已经选择了上上签电子签约。
12. 电子签约的成本与降本增效之间的性价比如何衡量?
上上签电子签约:每个客户的现状、需求不一样,电子签约系统的ROI取决于客户的实际情况。
一般与纸质签约相比,使用电子签约能够缩短平均签约周期95%(纸质合同平均签约周期3天缩短到电子合同平均签约周期3分钟),降低签约成本60%(快递费)。电子签约作为现代商业交易的基础设施,企业内外部推行电子签约,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纸质合同变成电子合同,更是对其业务创新与管理经营的一次数字化变革。
2019年世茂集团引入上上签电子签约,应用在员工入职、续签、调动等场景。据世茂人力行政平台统计,引入电子签约后,员工签署时间由平均20分钟缩短至5分钟,签署的纸质文件数量减少约70%,HR部门全年人力成本节约3000+小时,HR协同效率、员工体验和绿色可持续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3. 主流厂商移动端的使用体验如何,身份验证是否便捷?
上上签电子签约:上上签支持用户在多平台多终端进行实名和签署,如PC网页、手机网页、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
上上签支持相对方个人/企业的实名认证,提供多种认证方式,供相对方灵活选择。针对实名认证过程出现操作问题,由专门的400服务热线及在线客服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同时,支持由企业配置指定相对方采用其中1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完成实名认证。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评价电子签约:“很多员工反馈从来没见过如此高效的入职,有助于提升一线员工的认同感,降低流失率”。
14. 使用电子签约后,如何保证员工及时收到电子签约信息?
上上签电子签约:上上签拥有自有消息通道,如短信、邮件、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可用于传送电子合同的签署通知。
同时,签署通知中的签署链接,可通过上上签接口获取,再由内部OA,如企微、钉钉、飞书等对员工进行发送触达。
一旦通过上上签生成并发出的合同,都有详细的签署状态记录,不仅记录了员工是否签署,甚至员工是否点开过链接、是否阅读过电子合同都有记录。HR可通过合同的签约状态进行跟催,通过上上签平台手动发送提醒。
同时,签署链接可以自定义签约截止时间(即链接失效时间),通过后台配置,可对即将截止签约的合同通过系统发送自动提醒到HR和员工。
15. 电子签约是否可以与社保公积金个税系统连接?
上上签电子签约:上上签开放标准API接口,技术上可与任何第三方系统进行集成。
2021年6月杭州人社网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简称“杭云签”)首创政企合作新模式,通过与上上签为代表的电子签名服务商开展技术合作,加速杭州电子劳动合同普及。
除此之外,上上签还与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江苏就业指导中心等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助力国民数字就业。
16. 一方使用电子签签署合同,另一方需打印纸质合同进行物理盖章,这类场景如何运转,双方完成签署之后的有效性如何?
上上签电子签约:这种方式是可以实现。根据《电子签名法》,甲方在合同上电子签章后,乙方打印出的合同纸质文件是属于复印件。乙方在打印的合同纸质文件上签章的,等同于乙方认可该合同的内容。
甲方签署环节遵循《电子签名法》,乙方获取到甲方单方电子盖章的合同原件打印出来,线下盖章并邮寄给甲方,遵循传统线下盖章的法规要求。同时双方都获得了电子签章文件和线下盖章文件的原件,在存证上也属于完整的闭环。因此这种方式相当于将两种合法合规的手段组合应用。
目前已经有企业在应用这种组合的方式来签署合同,我们建议用户在合同条款中补充相关说明,例如:
“甲、乙双方或其中任意一方在已进行有效电子签名的电子合同复印件或扫描件上盖章的亦属于有效签章。一方在合同上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电子印章),而另一方没有使用电子签名而是将已使用电子签名的合同打印为纸质合同后线下再在合同签署处盖传统公章的盖章行为视为双方已签章完毕。双方均认可上述签署方式和所签订的合同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有一方使用电子合同,我们推荐双方均通过电子章的形式去签署合同,这种方式签署完成的证据可以作为证据链完整的保存,以及后续可以用于诉讼,这种方式是没有法律瑕疵和合规问题的。
综上,一方使用电子签签署合同,另一方需打印纸质合同进行物理盖章,是可以实现的,目前的法律理论可以支撑。
但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案例指导,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双方均通过电子签约方式去签署,如果确实有其他无法克服的限制因素,可以采用这种折中方式。
17. 三、四线城市下县级城市,电子签约的应用情况及当地政策支持度如何?
上上签电子签约:我国的《民法典》以及《电子签名法》等已经奠定了电子合同的法律基础,此外除了法律层面外,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也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推进和支持电子合同,例如《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等。
此外上上签于2021年也曾书面咨询、沟通多地地方政府(人社厅/局、信访局)。目前已收到全国所有省份内超过267个地方政府的官方回复,均表示认可电子劳动合同。同时在上上签已有的1000多起司法判例中,已经出现诸多三四县及县级城市,其中不乏云、贵、青等西部地区,均被法院认定电子合同有效。
综上,目前电子合同拥有底层的法律基础保障以及充分政策支持,因此无论在何地,电子合同的都是合法合规的并被司法机构充分认可的。
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在人为的主观认识上,电子签约的普及程度有所差异,部分落后地区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教育和科普,员工才能对电子合同有科学正确的认识。但是在法律和政策层面电子签约的应用和推广不存在任何障碍。
18. 当前电子签针对外籍或者港澳台员工的合同签署,是否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上上签电子签约:上上签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该方案已经在很多跨国企业和涉外企业中广泛应用。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换言之,无论国内员工或外籍员工,都需要进行主体身份的校验和确认,也就是电子签约流程中的实名认证。
对于大陆人士,上上签对接了多个权威数据源进行信息的校验,可以实现流程自动化。
而对于外籍或者港澳台员工,如果其身份信息在国内的权威数据源有留存,例如其拥有出入境管理局颁发的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大陆公安局颁发的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大陆银行实名办理的银行卡。就可以与上上签接入的权威数据源进行自动比对,完成实名认证。
如果员工为外籍且没有大陆银行的银行卡,此情况下,我国的权威数据源中是不存在其信息的,此时就必须进行人工审核,我们会要求该员工上传其本国护照,同时手持本人护照进行拍照,留存相应声明文件,并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就可以像大陆员工一样签署电子合同。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免费电子合同 免费领取电子合同 更多需求请致电上上签:400-993-6665